当商标权利人、品牌厂商发现,商标侵权、品牌侵权时,一般采用法院诉讼维权索赔。
品牌维权,商标打假主流方法:全风险代理外包给第三方打假机构、知识产权律师团队。尤其承担所有费用(律师费、车费、公证费等),采用法院判决侵权赔偿金分成的合作模式。商标、品牌权利人自己零成本。
======================================================
如何确定品牌侵权,商标侵权?
商标侵权是指行为人在未经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在相同或相似的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阻碍商标所有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所有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行为人明知或应当知道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自然人或者法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商标侵权分为依法和依职认定。
商标侵权赔偿标准:
《商标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金额,根据侵权人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根据侵权人的利益确定;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商标许可费的倍数合理确定。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赔偿金额可以按照上述方法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金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而支付的合理费用。
为确定赔偿金额,人民法院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有关的账簿和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权利人的主张和证据确定赔偿金额。侵权人因侵权而遭受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而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注册商标许可费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侵权情节给予300万元以下的赔偿。
中国《商标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金额是侵权人在侵权期间获得的利益,或者侵权人在侵权期间遭受的损失,包括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而支付的合理费用。前款所称侵权人因侵权所得利益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得损失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侵权情节判决给予50万元以下的赔偿。本规定似乎对商标侵权赔偿金额相对完善,但在实践中存在问题,最具体的非侵权利益是什么,侵权人遭受的损失是什么,如何确定具体金额。
================================================================
商标权利人、品牌厂商发现侵权,法院起诉索赔时,一般会外包给知识产权商业维权(品牌打假机构)公司,尤其承担全部费用(律师费,车费,公证费等所有费用),采用法院判决侵权赔偿金分成的合作模式! 商标权利人,自己没有任何成本,就有侵权赔偿金分成的收入。